农药行业百科:产业链、进入壁垒、行业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图」

一、农药行业定义及分类

根据新管理条例,农药是指用于预防、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鼠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或者来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质的一种物质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农药可从应用领域的不同、防治对象的不同及能否直接施用来分类,具体分类如下:

农药分类

农药分类

资料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杀菌剂是用于防治由各种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植物病害的农药,主要施用于水果、蔬菜、园林园艺等经济作物及大田作物,其中葡萄、大豆、梨、柑橘、谷类、稻米等最具代表性。

从作用方式来看,杀菌剂可以分为保护性与内吸性杀菌剂。保护性杀菌剂在植物体外或体表直接与病原体接触,杀死或抑制病原菌,从而保护植物免受细菌危害;内吸性杀菌剂施用于作物的某一部位后被作物吸收,并在体内运输到作物体的其他部位发生作用。常见杀菌剂的分类如下:

常见杀菌剂的分类

常见杀菌剂的分类

资料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杀虫剂是用于防治作物害虫的药剂,通过干扰害虫神经系统、抑制能量代谢、干扰激素合成等方式杀灭害虫。杀虫剂的使用历史悠久,用途广泛。按照作用方式分类,杀虫剂可以分为胃毒剂、触杀剂、熏蒸剂、内吸杀虫剂等;按照毒理作用分类,杀虫剂可以分为神经毒剂、呼吸毒剂、物理性毒剂、特异性杀虫剂等;按照化学结构分类,杀虫剂可以分为有机磷类、拟除虫菊酯类、氨基甲酸酯类、烟碱类等。

二、农药行业产业链分析

依托我国较为完整的化工工业体系,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已成为后专利时期中间体、原药的生产基地。目前,全球大约60%的农药原药供给来自中国。因此农药原药行业可以为制剂行业供应相对稳定的原料。

影响农药原药行业供给的主要因素包括石油价格波动和国家环保政策。经过国家全面严格的环保整治,大量生产不规范行为得以规范,落后产能得以出清,在目前国际油价低迷的背景下,存量原药生产企业可以稳定生产,为下游制剂企业提供充足原料。

农药行业产业链分析

农药行业产业链分析

资料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农药行业的下游主要为农业生产领域,而农产品存在刚性需求。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升和对身体健康的重视,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人类对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的需求将稳步提升,对水果、蔬菜、药材等经济作物的需求也会大幅增加。农业将始终作为我国重点发展的产业,带动农药行业发展。

三、农药行业特征分析

1、周期性

农药行业为支农产业之一,由于农产品的需求弹性较小,没有明显的周期性,受宏观经济等外在环境的影响较小。

2、区域性

我国农业生产地域辽阔,不同区域的自然环境、气候特点和种植习惯决定作物种植结构存在明显区域性差异,进而决定了区域间病、虫、草害种类及危害程度不同,导致农药消费市场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两广、海南、长三角及环渤海地区是国内主要的蔬菜种植基地,杀虫剂、杀菌剂需求较大;西北和华北部分地区为我国主要粮棉油基地,江淮流域、珠江流域则是国内主要水稻产区,杀虫剂的需求较旺盛;东北和部分西北地区则是小麦、玉米、大豆及谷物的主要产区,是除草剂的需求集中地。总体来看,我国南方农药市场以杀虫剂、杀菌剂为主,而北方农药市场则以除草剂、杀菌剂为主。

3、季节性

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决定了农药制剂行业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除海南等部分南方地区外,每年的3-9月份是农药使用的高峰期,也是农药的需求旺季。

四、农药行业进入壁垒

1、资质壁垒

我国对农药生产厂家和农药品种均实行严格管控,生产农药产品需做到农药生产许可证、农药登记证和质量标准“三证齐全”,否则无法进行生产。

新管理条例实施后,农业农村部全面负责农药监督管理工作,并出台了五部配套管理办法,对于农药生产、农药登记、农药经营、农药登记试验、农药标签和说明书等都进行了更详细、严格的规定。农药生产、经营企业须分别取得农业主管部门颁发的农药生产许可证、农药经营许可证。其中,法律法规对从事农药生产的企业和农药经营者在人员、经营场所、设施设备、管理制度等方面有明确要求,相关的农药管理部门必要时还应当进行实地核查。新设立化学农药生产企业或者非化学农药生产企业新增化学农药生产范围的,应当在省级以上化工园区内建厂。

同时,办理农药产品登记证需进行产品化学、毒理学、药效、残留、环境影响等试验。随着国家登记政策日趋严格,取得农药登记证所需的时间更长、成本更高。因此,新设立农药生产、经营企业面临较为严格的行业监管,进入农药行业存在一定的资质壁垒。

2、技术壁垒

农药行业涉及多学科交叉,包括化学、植物保护学、农药学、生物学、环境科学、毒理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具有典型的技术密集型特点。农药是农业生产必不可少的重要生产资料,但是农药制剂在使用过程中直接施放于外部环境,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会对农药制剂使用效果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各国不断加大对农药产品的优化,这对农药产品的研发和技术路线提出了更高要求。行业内企业需要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加大新型绿色环保产品的研发力度,完善工艺技术,重点发展高效、低毒、低残留、环境友好型产品,同时剂型也在向水性化、粒状化、缓释化、低毒化和多功能化方向发展。行业内优质企业凭借多年来的技术研发和市场跟踪,已形成较高的技术壁垒,新进入者很难在短时间内掌握行业关键技术。

3、品牌渠道壁垒

由于我国农业生产集约化程度较低,广大农户文化水平不高,普遍存在缺乏用药知识的情况。因此,行业先行的领先企业凭借布局全国的营销技术服务体系,在与经销商客户和广大农户的交易和服务过程中,依靠良好的产品质量和技术服务,在客户和农户中形成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认知度,在用户中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消费习惯。此外,行业先行企业能够不断推出适销对路的新产品,对于行业新进入者来说,打破经销商客户和广大农户相对固定的用药习惯并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快速扩大市场规模,存在较大难度。

我国没有形成大规模的集约化农业生产方式,农药生产企业具有明显小而散的特点,加之我国地域辽阔,因此农药经销体系需要像人体毛细血管一样遍布全国,持续不断将农药产品输送到全国农业生产区域,以满足全国农业生产需求。行业先行企业通过多年深耕于全国农业经销体系,已经建立了广而深的销售网络,对于行业新进入者来说,很难在短时间内建立庞大的营销网络体系。

4、资金壁垒

农药从研发、登记、生产到销售等环节均需要密集的资金投入,具有资金密集型特点。

在当前市场需求不断变化、行业监管日趋严格的背景下,农药生产企业持续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市场调研、产品研发和工艺优化来提升产品新颖度、保障产品质量。产品研发成功后,农药企业还需要获取农药产品登记证才能进行对应农药生产,登记证的新颖度和数量是农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目前取得农药登记证所需的时间和成本日益提高,因此行业中的优质企业的研发、登记费用较高,对新进入者形成了较高的资金壁垒。

根据《农药生产许可管理办法》规定,农药生产企业应当采用自动化生产和可追溯电子信息码等设备设施,这些设备设施需要较多的前期一次性投入。同时下游农业生产活动的季节性,也会导致农药生产企业在生产备货旺季承受较大的资金压力。此外,日益严格的环保法规要求农药生产企业从生产过程控制到末端治理的整个链条处于有效的环保控制之下,农药生产企业需要进行较高的环保投入,购置环保设施和安全设施。

农药生产企业建立范围广、渗透深的营销网络也需要大量资金支持。为了向农民提供形式多样的农业技术服务,提高产品知名度,农药企业需要投入较多资金进行技术服务团队建设。

五、中国农药行业专利申请情况

1958年至2021年6月,中国农药行业专利申请量共计71623件,1985年开始,中国农药专利数量突破十位数,达到48件,于2008年达到1171件;中国农药行业专利申请量在2017年达到顶峰后,开始下滑。

1958-2021年中国农药行业专利申请量统计图

1958-2021年中国农药行业专利申请量统计图

注:2021年专利申请量统计至2021年6月16日。

资料来源:佰腾网,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六、农药行业影响因素分析

1、有利因素

1)行业逐渐向规范有序方向发展

多年以来我国农药行业处于粗放式发展阶段,部分不规范经营的农药企业存在产品质量薄弱、安全环保不达标等诸多问题。近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大对假冒伪劣、非法添加高毒农药、无证经营、环保安全不达标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淘汰落后产能,进一步促进了行业向规范有序方向发展。

我国还出台了一系列产业政策鼓励跨地区整合,促进行业集中度提高,大幅提高行业领先企业的市场规模,引导龙头企业整合优势资源,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使龙头企业能够在国际市场与国际厂商展开竞争。这将促进行业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目标。

2)市场规模持续稳步增长

随着世界人口不断增加,农业生产方式逐渐向规模化、现代化方向发展,人们消费结构也在不断改善,因此全球粮食需求量不断上涨。农药作为重要农资可以有效应对各类灾害,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市场需求将持续扩大。

同时,经济发展带来消费水平和健康意识的提升,高附加值经济作物需求和种植面积持续上涨。据统计,我国水稻和小麦的农药消费额约为40-50元/亩/年(按照每年两季水稻或小麦测算),而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的农药消费额约为1,000元/亩/年。高附加值经济作物需求上涨带来种植业结构的改变,农药需求结构持续改善。

3)国外农药专利权集中到期,催生巨大市场空间

国外农药的专利权人在专利保护期内可以享受高额的利润回报,专利期满后其他农药生产厂商将对该专利农药大规模生产推动其产业化进程,产品市场价格下降推动市场需求大幅增加。

我国农药企业主要仿制国外专利到期农药,在全球产业链中主要从事中间体、原药和制剂的生产。未来几年专利到期农药品种较多,将催生广阔的市场空间。随着农药专利密集到期,国内领先企业将率先抓住机遇,深度参与到全球农药产业链中,进一步发展壮大。

4)用药习惯的转变为新产品研发提供了契机

一直以来,受制于我国耕地分散、农户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等因素影响,我国农药施用习惯存在明显的“重治理、轻预防”特点。随着农业规模化、现代化以及农业知识的宣传,农户的用药习惯逐渐转为“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将防治病虫草害作为提高产量的主要途径。随着消费者对农产品药残留的重视,以及农户的安全意识提升,农作物用药越来越追求高效、长效、低毒、低残留等目标,为制剂企业研发新型产品提供了契机。

2、影响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1)行业集中度较低,市场规范性有待提高

尽管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农药生产国和出口国,但是行业整体集中度较低,呈现“大行业、小企业”格局,行业总体发展状况距离《农药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和《石化和化学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制定的发展目标还有较大差距。此外,虽然国家提高了农药登记门槛,加强了农药市场监管力度,但仍然存在假冒伪劣等扰乱市场秩序行为,不利于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2)研发技术水平不足,缺乏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自主品牌

我国仿制类农药企业居多,在新型农药的研发投入方面有所不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较少,本国创制的品种数量占比较低,科研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此外,相较于大型跨国农药企业而言,我国缺乏在国际市场具有影响力的自主品牌,影响我国农药产品出口和国际市场开拓。

本文采编:CY306

推荐报告

2024-2030年中国农药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2024-2030年中国农药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主要包括行业发展分析、主要生产企业竞争力分析、发展趋势与前景分析、投资策略及建议等内容。

如您有个性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

版权提示:华经产业研究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均注明出处。若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kf@huaon.com,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

人工客服
联系方式

咨询热线

400-700-0142
010-80392465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